您当前位置:首页 >> 校史研究 >>  人物风采

刘加平:为8亿农民造好房子

时间:2017-05-15 10:43:43 点击:

       当别的建筑师将建造玻璃幕墙、通火辉煌的城市地标大厦作为毕生的职业追求时,刘加平却将目光投向了广袤西部农村最常见的建筑——农民住的房子。
       那些随意散落,千篇一律的简易砖混结构小平房,在刘加平看来,折射出的是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尴尬:相比传统民居,它们不仅毫无特色,而且舒适性和安全性差,更为严峻的是能耗巨大。
       农民该住什么样的房子?显然,原有的传统民居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但要“拷贝”高耗能、高污染为特征的城市居民建筑模式,可以想象,当8亿农民的居住水准达到现在城市的平均水平时,会对资源和环境造成怎样的压力。
       建绿色生态民居!当各具特色的传统民居邂逅现代绿色节能技术时,刘加平以他20多年的乡村建筑实践,使众多民居在现代化的语境下得以“复活”,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他们完成的西部典型低能耗建筑工程示范超过100万平方米,每年直接节约能耗约5500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000吨。这为解决城市化进程中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道路。
千余年前,当杜甫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天问时,代表了天下读书人对住房的渴望;千年后,还是在那个天问发出的长安,刘加平以对更广大底层农民的深情,让“大庇天下农民俱欢颜”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也许刘加平不是第一个关注农民住房问题的人,却是第一个将改善8亿农民居住条件作为自己毕生追求,并取得成功的人。对此,刘加平却反复强调:“我们只是造了满足实际生活需求的节能住宅,我们做的是很平凡的事”。

盖穷人住得起的绿色民居

       刘加平强调的节能住宅,是“经济适用房”。“我们的设计目标很清晰,就是针对乡村低收入阶层,用他们经济能力承受得起的、容易取得的材料来改善居住条件。”
       在刘加平看来,传统民居在处理人和环境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在采光、保暖、御寒、通风等方面有很多适应气候、适应环境和节约能源的特点。像陕北的窑洞适应黄土高原的气候,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硬要在那里建砖混结构的房子,可就“冬冷夏热”了。
       但总体来说,这些建筑难以满足人们对现代生活质量的要求。比如,民居中没有上下水系统;在空间功能上,也没有设计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空间等。
       如果将上述因素考虑进去,再加上太阳能采暖、自然通风技术、简单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等技术,扬长避短后的民居无疑更具生命力。
       有了这样的想法,1996年,“黄土高原绿色窑洞民居建筑研究”课题在延安启动。
       新型窑洞以天然石材和黄土为主要建材,减少了制造黏土砖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室内卧室、客厅、餐厅、厨房、洗浴室等一应俱全。室外增设阳光房以改善冬季室内热环境,并采用大玻璃窗改善了室内采光条件。窑顶增加了太阳能热水器,设计了采用地热、地冷的通风空调系统,洗澡、取暖、制冷均不采用电力而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新型窑洞还将延续了几千年的一层结构改造为二层结构,从而大量节约了土地。
       “在这中间,我们还改变了当地人的观念。让人们摈弃对窑洞的偏见,还认为住新型窑洞是当地的一种文化特色”刘加平说。
       刘加平主持研究、指导建设的民居曾先后两次荣膺联合国“世界人居奖”,一次是在延安,另一次是在汶川。
       汶川地震后,受灾群众最关心的是房子的安全性。刘加平和他的志愿者建筑师团队,在注重抗震安全性能的基础上,就地取材,研发出了成本低廉、舒适便利、节能环保的房子,这种具有鲜明川西地域特征的生态民居建筑模式,为我国地震多发区民居建筑提供了样板。
       刘加平指导建设的云南彝族生态民居建筑,被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称为“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人居环境工程成功的范例和样板”,这些民居既继承了彝族传统民居的优点和风俗习惯,又有太阳能利用装置、沼气燃料系统、排污系统和自然通风系统,以及人畜分离、玻璃采光、庭院化设计效果。

       中国目前有两套采暖标准,非西藏与西藏的,而西藏标准就是刘加平团队起草的。为解决西藏地区冬季供暖问题,他们对西藏进行了大量实地调研、科学实验,取得丰富的建筑物理环境设计数据,为《西藏自治区民用建筑采暖设计标准》和《西藏自治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两个标准的颁布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这两项标准对开发利用太阳能,保护环境、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

上一篇:谭炳训教授事略

下一篇:展览 | “正其衣冠”—— 中国古代铜镜展 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