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校史纵览 >>  科教报国
科教报国


      1959年,我国供热通风专业的第一批研究生(6名)在我校毕业,研究成果汇编成《南方建筑降温问题的研究》出版发行。


1959年,在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教授指导下,我国供热通风专业首届研究生毕业

供热通风专业首届研究生科研成果集《南方建筑降温问题的研究》


      1958年,学校陈叔陶教授作为专家组主要成员参加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建筑结构方案设计审查工作,此前他还曾担任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专家组成员。同年,西安建筑工程学院与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合作进行预应力钢结构研究,陈叔陶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空腹拱”概念。

陈叔陶教授和学生一起做实验


      1962年至1966年,为配合国家核武器研发,陈叔陶作为主要负责人完成了“地下防原子弹冲击波的国防建筑”重大课题的研究。


我国首颗原子弹爆炸现场


      我校谭炳训教授于1949年翻译了国际城市规划领域的纲领性文件——《雅典宪章》(时名《市镇计划纲领》),是该纲领最早的中文版本。


谭炳训主持整修天坛期间与梁思成、杨廷宝等人合影

谭炳训译《市镇计划纲领》


      1958年,我校作为编委单位参与了《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编写工作,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编撰的第一部中国建筑史专著。


《中国古代建筑史》书影


       1958年9月,我校荣获“全国体育运动红旗院”称号,国家体委主任贺龙为学校授旗,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陕西体育首次获得国家最高荣誉,也是学校建校以来获得的体育最高荣誉。当时,全国仅有五所高校获此殊荣。


1958年,贺龙副总理代表国家体委授予我校“全国体育运动红旗院”锦旗

甘一飞参加贺龙副总理主持的全国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上

“全国体育运动红旗院”锦旗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东北一公里的桥山上。1990年,学校受国家委托,承担了黄帝陵整修规划任务,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第一次对黄帝陵进行大规模整修。该整修规划获1998年全国城乡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


学校教师在人民大会堂给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瑞环汇报黄帝陵整修设计方案

黄帝陵陵区总体规划结构图

黄帝陵


        巍巍西岳,华夏之根。学校承担了西岳华山风景名胜区的历次规划工作。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始于1985年,通过对华山风景资源现状的普查和评价,形成了华山历史上第一个全面的综合性规划,首次为华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建设、管理和发展提供了全面合理的决策依据。


华山风景名胜区

华山风景名胜区规划总图

学校华山风景名胜区规划研究组合影


      学校是我国钢结构设计研究领域的重要开拓地,以陈绍蕃教授为代表的钢结构领域专家参与国际标准《钢结构材料与设计》的编制,并两次担任中国专家组组长,承担了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起草和历次修订工作。


1995年,陈绍蕃教授在亚太地区钢结构大会上作学术报告

陈绍蕃教授在家中指导研究生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是由中国科学院与我校共同编著而成,1985年正式出版,该书是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古代建筑技术成就的专史,共一百余万字。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副主编赵立瀛教授指导学生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书影


      我校是改革开放以后首次在国际竞赛舞台上为国家赢得荣誉的高校。UIA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建协共同举办,因其最高规格被喻为“世界建筑学专业学子的奥林匹克竞赛”。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学校学生先后十一次在全球最高规格的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中荣获大奖,其中,1990年获得该赛事的最高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2014年包揽该赛事的第一名、第二名,2020年再次获得该赛事第一名。


1984年UIA获奖师生合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泰勒博士来我校亲自为获得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最高奖的我校大学生颁奖

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指导学校师生竞赛方案

2014年8月,学校学生在第25届UIA(国际建筑师协会)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中荣获第一名、第二名

主流媒体对学校获奖情况的报道

      学校是我国水泥工业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徐德龙院士带领学术团队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创造性地提出了高固气比悬浮预热预分解理论,其自主创新的重大科学研究项目成果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为中国水泥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徐德龙院士工作照

徐德龙院士现场技术指导

徐德龙院士自主创新的、拥有我国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研成果:高固气比悬浮预热分解理论与技术应用实例

      学校是我国绿色建筑创新领域的开创地,刘加平院士带领学术团队长期从事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领域的基础研究、教学和应用推广工作,建立了我国建筑学学科第一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省部共建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持和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在内的数十项国家级研究项目,在西部绿色建筑和太阳能富集区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原理与方法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研究成果获联合国人居署颁发的“世界人居奖”。

刘艳峰教授指导研究生

王怡教授指导研究生

杨柳教授指导研究生

      学校是我国结构工程与抗震领域的重要科研基地。白国良教授学术团队长期致力于结构工程和抗震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研发的新型空冷结构体系填补了我国行业设计规范空白,团队助力国家“一带一路”重点项目,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牛荻涛教授学术团队长期致力于现代混凝土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研究,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支持,被评为陕西省首批“三秦学者”创新团队。郝际平教授学术团队长期致力于钢结构稳定理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等领域的研究,完成大飞机一体化加载框架设计工作,为中国大飞机的成功起航贡献了力量。

白国良教授对研究生进行科研方法指导

郝际平教授科研团队助力大飞机启航

      学校是我国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研发地。王晓昌教授带领学术团队长期从事给水排水、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和完成数十项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在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健康水生态系统构建与水环境安全保障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黄廷林教授研究团队围绕水源水质控制与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形成了从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研发、装备研制到工程应用的系列创新性成果。王磊教授带领团队针对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水质污染与盐湖中贵稀资源丰富的特点,围绕膜分离技术的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共性技术开展深入研究,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

黄廷林教授指导青年教师


《陕西新闻联播》对王磊教授科研成果进行报道



      室内空气环境事关生命安全与健康舒适,李安桂教授带领学术团队长期从事室内空气与地下空间环境保障领域理论、技术及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欧盟重大工程科技攻关项目50余项,创建了贴附通风理论及室内环境高效保障技术,在工业、民用、国防等重大工程环境保障领域得到重要应用,促进了我国地下空间环境保障及建筑环境通风技术科学的发展,研究成果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均为第一完成人),2019年荣获世界可持续能源技术协会WSSET Innovation Awards。

新冠疫情爆发期间,李安桂教授团队受住建部委托牵头编制我国首部《公共及居住建筑室内空气环境防疫设计与安全保障指南》,被评价为“对我国建筑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相关工作和成果被央视一套专题报道。


中央电视台对李安桂教授进行采访

贴附通风技术的试验现场

      刘克成教授带领学术团队长期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设计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教学上,主讲的课程分别入选陕西省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省级一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大学精品视频课。在科研上,团队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大遗址保护、国家遗址公园规划、历史街区保护、传统建筑保护、遗址博物馆设计、近现代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完成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分别荣获国际建筑师协会建筑遗产保护大奖、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国家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三等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金奖、银奖等奖项。设计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为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克成教授为学生授课


      学校王树声教授学术团队针对中国城乡规划优秀传统几近断裂的问题,运用人居科学和城乡规划学的原理与方法,系统研究了我国1400余座城市的规划历史经验,证实了中国本土规划体系,揭示了中国规划经验的现代价值;通过科学化,形成“继承与创新”系列成果,提出了“文地系统规划”“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概念及原理,初步构建了中国本土规划理论,并在多层面探索本土规划现代传承路径。发表城乡规划领域顶级期刊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18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住建部研究课题以及工程实践等20余项;率领科研团队入选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住建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1项、省级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4项;成果及事迹得到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报道。

王树声教授学术团队

中国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研究院成立仪式

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

主流媒体对《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的报道